《|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

类型:冒险,动作,科幻地区:大陆年份:2007

剧情简介

本文内容以关键词奠边之路为核心展开讲解,通过阅读本文你将充分了解关于奠边之路电视剧、奠边府之将、奠边战役、奠边府双方兵力的相关问题。

文章目录
  1. 奠边之路电视剧
  2. 奠边府之将
  3. 奠边战役
  4. 奠边府双方兵力

奠边之路电视剧

《逍遥武道》

是御风逍遥游创作的都市异能小说,发表于17K小说网。

作品简介

一念之间,山崩地裂,海枯石烂。举手投足,混沌重开,乾坤再奠。天地在握,龙临九霄,傲视苍穹。蔑视天道,大闹幽冥,逆改天命。君临天下,万众臣服,救世之主。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圣争霸,苍茫大陆,谁主沉浮?天外天的剧颤,这是谁的阴谋?我欲封天!孰能阻我?一个从偏僻的低级界面走出的青年,成神之路,从这里开始。

奠边府之将

奠边府位于越南西北部与中国和老挝交界地区的莱州省,是奠边县县城所在地,为一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盆地。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502公里

奠边战役

奠边府战役中法军轻武器包括:

步枪:MAS49型半自动步枪

冲锋枪:MAT49冲锋枪

手枪:勃朗宁9MM大威力手枪

机枪:主要是AAT52型通用机枪,也有少量美国的M1917A6重机枪

法国人一直自命不凡,在轻武器上一直自立门户,口径也是自己独特的7.5MM。后来加入北约之后统一为7.62MM口径,但此时法国人已经完全退出了越南。所以在越南战场,基本还是二战后第一代的7.5MM口径步枪和机枪。

奠边府双方兵力

越南1884年沦为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取代法国统治。日本投降后,越南人民举行“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种国。法国为恢复其殖民统治,于1946年派远征军入侵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政府被迫转入山区坚持抗战,处境困难。1950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访问中国,代表印度支那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向中共中央提出援助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请求。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表示,尽管新中国刚刚建立,面临很多困难有待克服,但一定尽力向越南人民提供抗法战争需要的一切援助。随后,派罗贵波为中共中央联络代表,于3月上旬抵达越南北方根据地,负责联络和协调对越援助事宜。

日本投降

法国统治越南达80余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贝当政府于1940年6月22日向德国法西斯投降。同年7月,日本法西斯确立武力南进政策,法国维希政府同意日本在北越驻军。9月22日,日本不顾美国警告,派兵侵占谅山,控制了越南北部。1941年7月21日,法国维希政府又同意日本在南越驻军,7月24日,日军开进南越。从此,越南沦为日、法两国共同统治的殖民地。

1945年3月9日,日寇发动政变,解除法军武装,囚禁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让·德古海军上将和其他法国军官,接管了法国殖民地机构,并扶植保大上台,在顺化组织越奸陈重金为首的傀儡政府。3月11日,保大发表声明,宣布“恢复独立安南国”,废除1884年签订的“越法保护条约”,保证与日本合作,以实现“大东亚圣战”的目标。就这样,法国经营了58年的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被日本独占。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印度支那原被划分在蒋介石的军事顾问魏德迈将军指挥下的中国战区内。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重新划分了盟军暂时占领印度支那的职责范围,规定北纬16度以北保留在中国战区范围内;北纬16度以南划归英国海军上将路易斯·蒙巴顿勋爵指挥的东南亚统帅部辖区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越南共产党利用这个时机发动全国总起义,推翻了日本的法西斯统治,迫使傀儡皇帝保大退位,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50万人庆祝大会上宣读《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宣布“完全同法国脱离关系,废除法国与越南签订的一切条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法国不甘心丧失其殖民遗产,在英美的支持下发动新的殖民战争,企图重新统治越南。越南人民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经过9年的英勇战斗,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从而在越南一半国土上第一次真正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完成了八月革命未竟的历史使命。

当时,盟军的任务是:解除日军武装,看管和遣返日本投降人员,释放和救济法国战俘及被拘留的平民。戴高乐怀疑美国的动机,强烈地反对波茨坦会议的这一决定。他宣称:那是背着法国而企图夺去它的海外领土,法国将不予承认。战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杜鲁门政府调整了美法关系,拉拢法国以共同对付苏联。1945年8月24日,杜鲁门在与戴高乐会谈时表示,美国不反对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并保证今后不给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事务制造障碍。在美国的许诺下早已组建好的法国远征军,由英美提供海运,开到印度支那,发动一场新的殖民战争。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英、美军队进入印度支那南部。一万多英军在格雷西将军率领下于1945年9月13日进入西贡。他们恢复法国殖民统治机构,释放并重新武装法国战俘,将他们和随英军同来的法国先遣队组成6000多人的西贡市民警卫队。9月21日,第一批法国远征军乘英舰在西贡登陆,9月23日清晨,法军发动突然袭击进犯西贡市人民委员会市政厅和其他公共建筑,越军随即奋起反击,南部抗法战争爆发。南部抗战爆发后,西贡市各界立即实行总罢工,越军向法军所有据点发起进攻,法国殖民机构顷刻瓦解。这时,格雷西指挥英军把越军逐出主要据点,并把这些据点交还法军。

法军重来

1945年9月25日,越共南部区党委决定成立南部抗战委员会,统一领导卫国军、自卫队和游击队。次日,胡志明发出《给南部同胞的信》,号召全国人民全力支援为保卫祖国独立而奋斗牺牲的南部军民。越南全国立时掀起声势浩大的支援南部抗战运动。9月30日,越法双方代表开始谈判,一致同意停火。越方要求所有法军解除武装,将西贡市民警卫队交给西贡市人民委员会管辖。法方拒绝越方的要求。10月12日谈判破裂,战火再起。10月15日,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勒克莱将军率领一个装甲师到达西贡,到10月25日,法军总数已达2.5万人,战局随即发生变化。

1946年1月1日,盟军东南亚统帅部与法国驻印度支那高级专员达尚礼签订一项协定:英军除管制和遣返日本投降人员之外,印度支那北纬16度以南的全部军务由法国负责;从1946年3月4日起,英军撤走,由法军接管。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美国盟军总部在日本投降后禁止日军向越南交出武器,让蒋介石的军队进入印度支那北部。在卢汉将军的率领下,20万中国军队自1945年8月31日起,占领北纬16度以北所有城市。在中国占领军的扶掖下,以武鸿卿、阮祥三为首的“越南国民党”和以阮海臣为首的“越南革命同盟会”也回到了越南。他们组织武装力量,割据老街、河江、安沛、富寿、越池、永安、谅山、海宁等省部分地区。他们要求改组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要求担任政府要职,并阴谋发动政变,另建“越南国民政府”。面对这种局势,越共中央“为了不损害民族团结”,采取了“痛苦的方法”,于11月11日宣布“自动解散”,实际是转入地下,秘密领导抗战建国战争。

1945年11月25日,越共中央发出《抗战建国指示》,指出全党、全民的紧急任务是“巩固政权,抗击法国殖民者,清除内患,改善人民生活”。同时还指出:“当前的主要敌人是法国侵略者,必须把斗争火力集中起来对准他们。”为争取国民党占领军与共和国政府合作,越共中央决定对中国占领军作些让步:接受武鸿卿、阮祥三、阮海臣担任政府要职的要求;保证让非共产党人士以及中国国民党支持的组织将于19 46年1月6日选出的共和国立法机关中有真正的代表;把蒋介石忌讳的越南解放军改称越南卫国军。这样,就可以拒绝法军在北方登陆,不许法国行政官员复职。随后,共和国政府得到了中国方面提供的贷款,用以购买中国枪炮并获得法国和日本两方面留下的军用储备物资。法国政府为使中国占领军撤走,对中国国民党政府作了让步。1946年2月18日,中法两国政府代表在重庆签订中法协定,法国以放弃他们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允许中国政府购买滇越铁路通过中国领土内的部分;允许中国在海防设一自由地带,免付转口贸易的关税;法国将颁布一项新的法令,规定中国在印度支那的居民享有的权利等条件,换得了所有中国军队将在1946年3月31日以前撤离印度支那的允诺。中国军队撤离印度支那期限之前,法军即于1946年3月6日在海防登陆,对此中国军队给以炮击,法国军舰也炮击中国军队阵地。4月12日,中法两国军队又在河内发生武装冲突。后来,中国军队因急于调回国内打内战,防务便由法军接替,大批法军进入北方。

直接起因

越共中央为争取缓和时间,以巩固和发展革命力量,切实做好抗战建国的准备工作,提出“以和求进”的方针。法国殖民者为争取时间,部署兵力,也愿意谈判。1946年3月6日,越方代表胡志明、武鸿卿,法方代表法国驻印度支那高级专员让·圣德尼,在河内签订《初步协定》。协定规定:法国政府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一个自由的国家,拥有自己的政府、国会、军队和财政,是印度支那和法兰西联邦的一部分,关于三圻合并问题,通过表决方式征询人民意见决定;越南政府对接管中国军队防务的法军,准备予以友好的接待;双方一致同意立即停止敌对行动,缔结条约附属协定。规定:协定签订后10个月,暂驻越南的1.5万名法军将开始在5年内逐步撤完。

1946年7月9日,范文同率领越南代表团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就越南未来的地位、越南外交权、三圻合并、法国在越南的经济和文化利益等问题同法国政府谈判。9月8日,法国政府宣布,由于意见分歧很大,会议将不再继续进行。9月14日,由胡志明和法国政府海外领地部部长马里于斯·穆泰在巴黎签订《临时协定》。协定规定:越南政府承认法国在越南的经济和文化利益;法国停止在南方的军事行动,尊重越南民主自由的原则,释放由于政治问题和抗战行动而被捕的南方人民;南方人民享有集会、结社、新闻、住来的自由等权利。但是关于越南未来的地位、越南外交权、三圻合并等问题则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法国政府坚持重建其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因而只同意越南“在法兰西联邦内实行自治”;而胡志明则坚持越南完全独立和统一,所能作出的最大让步,只是同意“在法兰西联邦内的独立和统一”。

战争过程

全面爆发

法国乔治·皮杜尔总理认为,如果承认越南享有自治领的地位,势必为法国的自治领开创危险的先例。为此,他悍然撕毁了这个协定。1946年4月18日,越法双方代表在大叻举行谈判,旨在停止仍在继续的敌对行动,并对越法之间未来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关系提出建议。但在谈判期间,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华尔露就下令法军进驻海防——芒街和谅山——海宁地区,并进攻北部西北高原和中部西原高原。同年7月至9月,越法双方代表在巴黎谈判期间,法国驻印度支那高级专员达尚礼在大叻召开“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会议”,法国皮杜尔政府声称:承认“交趾支那自治共和国”的“独立”,肢解了越南,同年9月14日《临时协定》签字后,越南政府将河内巴士特尔医院移交给法国,并下令南方越军停火;法国却在南方恢复伪政权机关乡公所,并下令法军封锁海防港口。11月20日,法军阻挠越南海防海关收税,枪击越南海关关税警察,越南自卫队立即还击。华尔露遂以此为借口,下令法军侵占海防和谅山,并派几千法军在岘港登陆。12月16日,法国在越南的全体高级官员在海防举行会议,策划新的殖民战争。12月17日,法军越过河内安宁区米粉街的障碍物,袭击越南首都自卫团的防守所,自卫团当即自卫还击。华尔露又以此为借口,下令法军进攻安宁区。12月18日,法军侵占越南政府的交通部和财政部。同日,北部法军司令莫里哀向越南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立即解除越南首都自卫团和自卫队的武装,并以占领越南首都警察局相要挟。越南政府拒绝了莫里哀的要求。12月19日,法军开始炮击河内,随后发动了对越南的全面武装进攻。

1946年12月20日,胡志明发出《号召全国抗战》的告人民书,庄严宣告:“我们宁可牺牲一切,决不肯亡国,决不肯做奴隶。”他号召全国人民“不分男女,不论老幼,不分宗教、党派、民族,只要是越南人,就要起来打倒法国殖民者,拯救祖国。”12月22日,越共中央发出《全民抗战的指示》,指出抗法战争是一场“全民、全面、长期的抗战”,历时9年的越南抗法战争从此全面展开。

防御阶段

防御阶段(1946.12—1947.12)。抗法战争爆发时,法国投入近10万海陆空兵力,而越南卫国军的总兵力8.5万人,地方部队和民兵游击队100万人。武器原始,又无外援。用胡志明的话说,“当时我们只能用棍棒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有人甚至讥讽越南的抗战是“蚂蚱踢大象”,可见敌我力量之悬殊。法军持其优势兵力,采取“速战、速胜”的战略方针,企图一举歼灭越军主力。他们从河内、海防等大城市向周围城乡发动大进攻,占领重要交通线,控制了红河三角洲地区。同时,在岘港登陆的法军,则大举进攻广治、顺化,拦腰切断了越南南北的通道,完成了对南方、北方的分割,使部署于南方和北方的越军不能互相呼应。1946年12月23日,法军对海防滥肆轰击,造成2万多平民伤亡。在法军气焰嚣张的进攻形势下,越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他们将队伍一分为二:一部分打阵地防御战,正面狙击法军进攻;另一部分则转移到农村,开展游击战,消耗法军有生力量。

在河内,越军进行了两个月的“卫城街垒战”,打死、打伤、瓦解法军1.9万人。1947年9月,法军进攻北部西北山区,占领和平、山西、义路后,沿滇越铁路进占老街,切断北部山区与平原地区的联系。10月7日,法2万多人、飞机40架、汽车80 0多辆,外加许多艘军舰和汽艇,向北部山区发动大进攻。他们兵分两路,形成钳形,企图在北件合围,歼灭越军主力,占领北部中央根据地。越南军民发扬“决战决胜”的精神,在诱敌深入之后,展开游击战和运动战,予以分割包围,全国各战场也紧密配合,于12月23日粉碎了法军的进攻,打破了7,000余法军组成的战斗包围圈,收复了太原、宣光等地,取得了越北战役的胜利。在高平,法军指挥飞机被击落,法国远征军副总参谋长兰贝特及其参谋机关人员全部丧命。

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瓦吕伊被撤职,由萨兰代理。法国驻印度支那高级专员亦被召回国。越北大捷,宣告了法国“速战、速胜”战略方针的破产,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

(1947.12~1950.12)

在越南全国抗战一年中,法军伤亡2万多人,相当于法国在印度支那总兵力的1/6;而越军则由8.5万人发展到12.5万人。1948年2月,法国派布莱佐代替萨兰任远征军总司令,增调15万兵力到越南。布莱佐鉴于法军无法迅速取胜,于是在相持阶段便改取“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以维持其长期侵略战争。越军则以多种斗争形式打击敌人,夺取战争主动权。1948年,布莱佐收缩兵力,放弃北部高平、北件部分地区,对南方占领区进行“绥靖”,对北方解放区进行“蚕食”和“扫荡”,并进行“封锁”,着重控制红河三角洲。

1949年以后,实行小规模的“蚕食”北部解放区的政策,掠夺人力、财力、物力,破坏越军的后备力量。同时,法国还利用保大、武鸿卿、阮祥三等越南民族败类来分裂人民,破坏抗战。1949年6月,扶植保大建立“君主立宪国”,纠集封建余孽,组建伪军,同越军作战。同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广西,桂系白崇禧残部2.7万多人逃入北部法占区。法国政府竟将其一部分送往海南岛,交给蒋介石;另一部则编入驻谅山等地的法军和保大伪军,由武鸿卿指挥。1950年2月,英美两国承认保大伪政权。杜鲁门随即宣布把援助蒋介石的7,500万美元拨给保大政府。同年3月19日,美国两艘军舰驶入西贡,为法军运来大量武器。对此,西贡50多万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反美示威游行。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越南人民“爱国反美斗争日”。针对法军战略方针的改变和国内外反动势力的互相勾结,越军以连、排为单位,插入敌人心脏地带,发展正规军、地方军、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并组建机动部队,实施运动战。他们协同敌后军民开展反扫荡战,消灭敌人,重建人民政权。这样,不久就在敌后建立起许多游击根据地,法军为对付越军的游击战,将大兵团拆散,分成许多小单位,驻守各地据点。法军兵力一分散,就失去了进攻的能力,逐渐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而越军游击战则愈益发展,武装力量日益壮大。随后,越军逐渐集中,起初以营,继之以团,进而以师为单位进行战斗。

1948—1949年冬春,越军在东北、西北、罗江、洮江等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解放了大片国土。1950年1月,越军乘黑夜潜入河内白梅机场,一举摧毁敌机22架,予法军以沉重打击。但是,敌强我弱的军事形势并未改变,北部中央根据地的处境仍十分困难。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后,没有得到任何国家承认,越南政府被西方殖民者讥讽为“影子政府”。自1947年起,还只是得到中国广西、云南的革命武装(粤桂纵队和滇桂纵队)和群众提供的少量援助。

1950年1月18日,中国政府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苏联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与越南建交,从此,越南抗法战争获得了极为有利的国际条件。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越南人民“外交胜利日”。1950年1月底,胡志明秘密访华,代表越共中央,请求援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胡志明的请求,作出了全面援越的重大决策。经双方商定,首先发动边界战役,扫清边界敌人,以便把物资送到越南。同年7月,派陈赓将军入越,协助越方武装干部和部队,组织这次战役。8月,又派以韦国清为首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入越,长期协助越军的建设和作战。在此以前,还派了以罗贵波为首的中国政治顾问团入越,协助北部中央根据地的建设,向越方介绍财政经济工作、整顿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政权建设工作和发动群众工作等方面的经验。正是在中国的强有力支援下,越南各方面的工作逐步走上轨道,保证了抗法战争的顺利进行。根据越南战场上的形势和越军的实力,陈赓将军认为,目前越军还缺乏攻坚经验,最好先打高平与谅山之间小据点东溪,拦腰切断第4号公路,然后南下围攻七溪,迫使高平、谅山守敌出援,在运动战中消灭他们。这样,拿下高平也就不成问题。胡志明十分赞赏陈赓的见解,提到越共中央常委会讨论,并决定采纳陈赓的方案。

9月16日,越军按预定计划向东溪发动进攻。9月18日,全歼东溪守敌300余人,活捉东溪法军指挥官。边界战役首战告捷!东溪守敌被歼后,高平法军指挥官沙东上校率部弃城南逃;七溪法军指挥官勒巴上校带领2,000多人北上迎接。为了消灭这两股敌人,陈赓指挥越军在东溪附近布置袋形伏击圈,先吃勒巴兵团,再歼沙东兵团。这是一场十分艰苦的山地战。越军战士连续战斗9昼夜,紧紧咬住敌人,不让他们会合。10月8日,越军发动猛攻,勒巴兵团全军覆没,勒巴和他的参谋部全体被俘。次日,沙东兵团也全军覆没。这是越军打的第一次大歼灭战,全歼法军8000余人,生俘法军3名上将和许多中下级军官,缴获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河内法军司令部惊慌失措,急命七溪、那岑、同登、谅山、老街守敌全部由山区向南撤退,集中兵力防守红河三角洲,北部边境的法军防御体系全线崩溃。边界战役,打通了长达1000多公里的中越边界,解放了高平、谅山、老街、太原、和平5省,使北部中央根据地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边界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主要战场(北部)的军事主动权已转移到越军手中,也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由战略相持阶段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反攻阶段

(1950.12~1954.7)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将法国的侵越战争和美国的侵朝战争看作是美国的“双管战争”。1950年12月6日,法国派名将让·拉特尔·德·塔西尼出任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兼印度支那高级专员。同年12月23日,美法签订《美法相互防卫协定》,1951年初,美国在西贡建立美国军事顾问团,予法国以大量军需援助,企图挽回败局。在美国的援助下,塔西尼制订了紧急“绥靖”与猛烈反攻相结合的“塔西尼计划”:集中兵力,先“绥靖”占领区,后进攻解放区,以夺回战争主动权。他在占领区周围,制造宽5至10公里的无人地带,同时以2300个地堡为防御体系,巩固红河三角洲地区。此外,还扩充伪军、巩固伪政权,以实现其“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政策。但法军一集中,就控制不住占领区;进攻解放区,占领土地,兵力又分散,陷入无法解决其侵略战争矛盾的困境之中。从1951年春季起,越军乘塔西尼集中兵力“绥靖”占领区之机,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协助下,连续发动了中游、和平、西北等局部性的反攻战役,共歼法军4万余人,解放了拥有125万人口的国土。

其中和平战役,打败了塔西尼调集的20个营兵力的进攻,在战役中(1951.12—1952.2),共歼敌2.2万人,是战争爆发以来越军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在战役进行时,塔西尼在巴黎病死,乌尔·萨朗接替法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务。但败局已无法挽回。1953年8月,法军被迫放弃北越西北高原重要据点那产,转攻为守。至此,塔西尼的全面战争计划宣告破产,而越军则牢牢地控制着战争主动权。1953年5月,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再次易人。亨利·纳瓦尔接替其前任后,提出了“在美国的援助下,集中机动部队,转守为攻,在18个月之内(1953.10—1955.5)消灭越军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纳瓦尔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法国从本土、非洲、朝鲜抽调援军12个营(2万人),拼凑伪军54个轻装营;用机动部队进攻北部解放区,用伪军固守南部和中部的占领区。1953—1954年冬春,纳瓦尔在北部平原集中18万机动兵力。1953年9月,他动用17个机动营,发动“黑鲤战役”,兵分3路进攻红河左岸禄江以北地区,但不到10天即被越军粉碎,被歼1,700余人。同年10月,他又发动“海鸥战役”,大举进攻宁平、清化解放区,但不到一个月,被越军歼灭了3个营和16个连,又以失败告终。11月20日,他动用空降部队5,000人攻占北部西北高原重镇奠边府,并把它看作是进攻解放区的据点和机动作战的基地。但是纳瓦尔和他的前任塔西一样,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法军一集中,其他战线就暴露在越军面前。于是越军乘机发动大反攻,迫使纳瓦尔分兵增援,以解除法军对北部中央根据地的威胁。

从1953年10月到1954年5月,战斗主要在3个相互关联的地区——老挝、奠边府和红河三角洲之间进行,并波及越南中部和柬埔寨东北部。1953年11月6日宁平战役结束后,越军乘胜进军西北,迫使纳瓦尔分兵5,000人,空投奠边府,并出动驻印度支那的全部空军组成“空中桥梁”来支援。12月10日,越军进攻西北重镇莱州,切断莱州-奠边府的通路;12月12日解放莱州城,从北面包围了奠边府,迫使纳瓦尔再次分兵5,000人,空投奠边府。12月21日,越军进攻老挝中寮,3天之内,歼敌2,200人。12月25日,越—老联军进攻湄公河流域,解放他曲和沙湾那吉东部地区,迫使纳瓦尔分兵,通过“空中桥梁”,增援沙湾那吉。1954年1月26日,越—老联军发动上寮战役。首先进攻法军在上寮的乌江防线,拦腰切断了法军从奠边府通往上寮的战略联络线。其次乘胜北上,解放丰沙里全省。

与此同时,在下寮的越—老联军向下寮挺进,于1954年1月31日突然袭击阿速坡,解放菠罗芬高原,迫使纳瓦尔分兵,通过“空中桥梁”,增援老挝王都琅勃拉邦和芒赛。同年1月27日,越军进攻中部西原高原,打下菠莱古,并与柬埔寨解放军配合,解放柬埔寨东北地区。至此,越军打通了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而北部平原敌后游击队也展开大反攻,牵制了法军机动部队半数兵力。正当纳瓦尔手忙脚乱之际,1954年3月,越军突然袭击戒备森严的海防涂山机场和吉卑机场,摧毁敌机86架,予法军“空中桥梁”以致命的打击。这时,法军机动部队被越军牵制在遥远的地区,无法互相呼应,奠边府成了孤立的据点,无预备兵力可供增援,越军遂趁机发动奠边府战役。奠边府,位于北部西北高原,坐落在芒清盆地之中,是莱州省的一个县。它靠近老挝边境,是越南通往老挝的交通要道。法国和美国都把它视为重要的战略十字路口。法军占领奠边府后,把它建成一个坚固的要塞。法国人吹嘘奠边府是印度支那“空前坚固的据点”,是“东南亚的凡尔登”。奠边府离中国边境不远,越军可以就近得到补给。26万民工被动员来修整旧道、建造新路、架设桥梁,构成一个大运输网。保障了战役的后勤供应。就在奠边府大决战的前夕,武元甲过高地估计了法军的战斗力和防御工事的性能,主张取消这次战役。胡志明主席听从了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的意见,抓住有利时机,把战役进行下去。

1954年3月13日至15日,越军发起初次进攻。突破铁丝网和地雷阵,冲进3个防御中心。3月30日,越军占领奠边府东区高地,形成居高临下之势,同时在西区、西北逐步缩小包围圈,使法军机场不能使用,4月初,越军发起第二次进攻,法军防御阵地再次缩小,越军逼近要塞中心。5月1日,越军发起总攻。5月6日全歼东、西两区防御中心守敌。5月7日进攻中区,占领法军指挥部,活捉法军司令戴加斯特莱准将及其司令部、参谋部全体人员,近万法军投降。经过55个昼夜的血战,具有历史意义的奠边府战役胜利结束。是役,全歼法军16,200人,其中生俘15,000人,击落敌机62架,缴获守敌全部武器、弹药和车辆。在以奠边府大捷为标志的1953—1954年冬春大反攻中,越军共歼法军112,000人,粉碎了“纳瓦尔计划”。1954年6月,纳瓦尔离开越南回国。

战争结果

1950年7月,派陈赓将军入越,协助越方武装干部和部队,组织这次战役。8月,又派以韦国清为首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入越,长期协助越军的建设和作战。在此以前,还派了以罗贵波为首的中国政治顾问团入越,协助北部中央根据地的建设,向越方介绍财政经济工作、整顿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政权建设工作和发动群众工作等方面的经验。正是在中国的强有力支援下,越南各方面的工作逐步走上轨道,保证了抗法战争的顺利进行。根据越南战场上的形势和越军的实力,陈赓将军认为,目前越军还缺乏攻坚经验,最好先打高平与谅山之间小据点东溪,拦腰切断第4号公路,然后南下围攻七溪,迫使高平、谅山守敌出援,在运动战中消灭他们。这样,拿下高平也就不成问题。胡志明十分赞赏陈赓的见解,提到越共中央常委会讨论,并决定采纳陈赓的方案。9月16日,越军按预定计划向东溪发动进攻。

1950年9月18日,全歼东溪守敌300余人,活捉东溪法军指挥官。边界战役首战告捷!东溪守敌被歼后,高平法军指挥官沙东上校率部弃城南逃;七溪法军指挥官勒巴上校带领2,000多人北上迎接。为了消灭这两股敌人,陈赓指挥越军在东溪附近布置袋形伏击圈,先吃勒巴兵团,再歼沙东兵团。这是一场十分艰苦的山地战。越军战士连续战斗9昼夜,紧紧咬住敌人,不让他们会合。10月8日,越军发动猛攻,勒巴兵团全军覆没,勒巴和他的参谋部全体被俘。次日,沙东兵团也全军覆没。这是越军打的第一次大歼灭战,全歼法军8000余人,生俘法军3名上将和许多中下级军官,缴获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河内法军司令部惊慌失措,急命七溪、那岑、同登、谅山、老街守敌全部由山区向南撤退,集中兵力防守红河三角洲,北部边境的法军防御体系全线崩溃。边界战役,打通了长达1000多公里的中越边界,解放了高平、谅山、老街、太原、和平5省,使北部中央根据地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

1950年底~1954年春,罗贵波和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军总部组织指挥丁红河中游、东北、宁平、和平、西北、上寮等战役和红河三角洲敌后游击战,歼灭法军大批有生力量,使越军逐步掌握战场主动权。

1954年3~5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军总部组织指挥奠边府战役,取得全歼法国占领军精锐部队及伪军1.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迫使法国于1954年7月在《印度支那停战协议》上签字并从越南撤出全部军队,越南北方获得解放。胜利,使越南抗法战争形势出现转折。

越南抗法战争是一场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配合,由游击战发展到运动战并辅以部分攻坚战的人民战争。扫荡和反扫荡是敌后战场的主要斗争形式。战争期间,越南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巨大支援和老挝、柬埔寨人民的密切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有力声援下,歼灭法军14万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1954年5月8日,日内瓦会议开始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1954年7月21日,与会各国就恢复印度支那各国和平达成了《关于在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关于在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关于在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并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

主要内容为:与会国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越南、老挝、柬埔寨3国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也不允许外国在它们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在印度支那全境实行停火,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并设联合委员会及国际委员会作为军事停战的监察和监督机构等。日内瓦会议挫败了美国扩大越南战争的图谋,美国代表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但声明不使用武力威胁来妨碍协议的执行。

日内瓦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结束,也标志着法国在印度支那地位的终结。历时9年的越南抗法战争,共歼灭法军561,900人,法国消耗战费100亿美元,其中美援26亿美元;法国第20届内阁倒台,8个远征军总司令败走。与此同时,越南有无数城市、村庄被夷为平地,约50万人死亡。截至1954年6月止,“法兰西联邦”部队的总人数接近55万人,其中法国远征军20万人,保大伪军35万人,越南人民军约有33.5万人。

日内瓦协议规定:以北纬17度为越南临时军事分界线,法军在10个月内完全撤出北纬17度以北地区——北方;与此同时,越军也从北纬17度以南——南方撤走。1955年1月1日,越南民主共和国还都河内;5月16日,越南接管海防。至此,越南北方完全解放。1956年4月,法国远征军完全自南方撤回法国。

【牛郎织女的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相关问题

1.请问哪个网站可以免费在线观看动漫《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

优酷视频网友:

2.《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腾讯视频网友:上映时间为2022年,详细日期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是哪些演员主演的?

爱奇艺网友: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演员表有,导演是。

4.动漫《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一共多少集?

电影吧网友:目前已更新到全集已完结

5.手机免费在线点播《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有哪些网站?

手机电影网网友:美剧网、腾讯视频、电影网

6.《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评价怎么样?

百度最佳答案:《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口碑不错,演员阵容强大演技炸裂,并且演员的演技一直在线,全程无尿点。你也可以登录百度问答获得更多评价。

  •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百度百科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版原著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什么时候播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在线免费观看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演员表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大结局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说的是什么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图片 在线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好看吗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剧情介绍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角色介绍 奠边之路(奠边之路电视剧)上映时间 
  • Copyright © 2008-2018

    统计代码